在说明书上标注一条:禁止利用机械手臂做#¥%的事情……”
“这个很重要,出问题也许就要付法律责任!”
……
机器人的第三项测试,就是到超市里面去购物。
这个最主要的测试,反倒成了最顺利的。
超市里有正常购物的人,发现一个机器人走进来,也跟着购物都很好奇,马上就加入跟在机器人身后的人群中。
一个机器人在前面走,好多人在身后跟着。
就算是有人在里面购物,看到机器人也会远离一些,根本就不会靠近,让机器人的应激反应功能,完成就成了无用功。
许超不得不自己去上去,故意去干扰机器人购物,也帮忙测试了一下,机器人的应激反应,顺带给人群做相关的讲解。
机器人的购物清单包括十种商品,而超市的面积非常大,花费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但最终机器人完成了全部工作,还走到了规定好的结帐的地方。
让机器人去排队、结账,暂时肯定是不可能的,智能化没有达到那个级别。
测试到这里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和对技术感兴趣的公司接洽,商谈技术支持、转让的相关问题。
这方面赵奕干脆让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来说,他们就是专业谈技术的,就是最好的‘技术中介机构’,稍微让利一些也没有关系。
许超也会全程参与,后续还会对合作公司,提供技术上的服务支持。
虽然机器人动态识别技术研究出来,其他辅助的功能也都有了,但不表示许超空闲了,他反倒比之前更忙了。
卖技术可不是卖菜,技术是要有后续支持的,购买技术支持的公司做应用,肯定给会有一些系列问题,就算是直接的技术转让,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果做上游公司的技术支持,肯定能最大化把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