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个体在族群的遗传记忆中回忆,以了解瑟琳人文明中封条的概念。
“哦——原来如此。”
“长见识了。”
当然,也有一些个体觉得是无用信息,也就没有进行回忆,直接向同族询问,只了解大致概念。
“封条的用途是什么?”个体问。
之前提出想法的个体回复,“在瑟琳人那边,通常贴在即将拆掉的建筑上,由于建筑即将要拆进去很危险,所以要贴上封条,起到提醒、警告的作用。”
“所以这个建筑也是要被拆的?当地土著要拆了这个建筑。”
“可这些封条里,存在时间最长的貌似已经有几百年了,当地土著计划拆掉这个建筑计划了几百年都没拆掉?”
有采集者个体提出质疑,疑似封条的东西非常多,有些非常新,像是最近贴上去,有些则非常旧,经过原子半衰期的测定,存在时间最长的条状物是大约四百年前贴上去的。火灭
这本身很不可思议,因为在大气环境里,会受到气流的侵蚀,再坚硬的岩石都会被风化,纵然建筑的一部分会提供一些掩护,但不能做到全方位保护,持续存在时间长达四百年没有脱落、腐蚀殆尽,足以说明这些疑似的封条东西异常性,本土文明的材料技术可没有达到这种高度。
不过,由于先入为主的关系,采集者们更多的是关注起这个建筑的拆除问题上,然后整个都被带偏了。
“这种情况在瑟琳人那边貌似也有,叫‘钉子户’来着……”
“钉子户是什么?”
“就是形容一些人像被叫做钉子的加固零件那样固定在原地,瑟琳人那边拆除建筑通常来说都是为了推倒旧建筑,在原来的位置重新盖上新的建筑,为此原来居住在那里的瑟琳人就要搬迁走,但总会有那么一些瑟琳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居住地,钉子户说的就是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