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巨星的引力捕获,稳定公转。
这是一切复苏的开始。
气态巨星自身有稳定且强大的磁场,可以避免掉,恒星周期性的电磁脉冲释放,当执行程序中的自维护进程,将宇宙方舟内部的引擎控制系统修复完成后,宇宙方舟依托着气态巨星作为盾牌,总算是有余力修复自己其他的部分。
自维护进程修复引擎控制系统,大概花了一百五十三年的时间。
倒也不是,奥德加人的技术水平多么的落后,只是主控电脑已经是残缺,自维护程序运行的机体本身就是残缺,根本不能很好的分配任务,给自维护程序指明优先修复宇宙方舟的哪一部分。
于是,自维护程序每修复一点,就会在下一轮电磁脉冲后,毁的七七八八,修复引擎控制系统,是在不知道多少次的‘抽奖’下才完成。
当飞船躲在气态巨星背阳面,始终保持与气态巨星和恒星在一条直线上,自维护程序开始修复宇宙方舟更多其他损坏的部分,连同其他的机器人一起。
在奥德加人灭亡后的二百三十三年,宇宙方舟居然又奇迹般地复苏了。
可惜,它已经没有乘员,有的仅是一堆需要服务对象的机器人。
就这样,时间流逝,白驹过隙,过去了差不多一千多年的时间,宇宙方舟的主控电脑出了些状况。
状况来源于量子隧穿,尽管因为自维护程序,宇宙方舟基本上还可以存续的更加久远,但有些零部件,是没办法更换的,那就是主控电脑自身的程序。
主控电脑可以自己更换硬件,以为它是分装并联式,有多个主机硬件,可以让维护机器人错开时间进行硬件更换。
但主控电脑内部的程序,却不行,主控电脑没办法自我编程,奥德加人根本没有谁赋予它这样的能力。
于是,程序内部的逻辑bug不断的累积,增加主控电脑自身的运行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