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是接触过的。
《剥削经》这样的书,太过偏激、极端、有悖于常理人伦。
但荀况无法挑出其错误。
只看这著作,荀况是知道的,对方比自己的想法成熟的多。
但细细探究,《剥削经》里面体现的,只是如“火焰灼热、冰块寒冷”一样的运行规律。
尽管描述上偏激、极端,但它应该是对的。
在自己没有更深入的理论和了解之前,荀况只能觉得它是对的。
而这样的正确的规律背后,那个洞悉了规律的写作者的态度呢?
他是以什么思维角度来阐述这样的规律的呢?
荀况是很想了解的。
对于未来的世界,“礼”应该如何演变,荀况也很想知道鞠子洲的看法。
对于自己,他又是怎么样的态度呢?
鞠子洲简单思考,说道:“荀夫子的道理,是很明确的。”
“你所想要的,只是简单的‘长治久安’(阶级固化)‘天下太平’(稳定既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