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革秦 > 第八十一章 守旧的悖逆者

第八十一章 守旧的悖逆者(2 / 4)

完全的扬弃,而是在儒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荀况是承认“礼”应该改变的。

他觉得以前的世道里,“礼”或许有可以指导社会生产和人类世界运行的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进步,“礼”这玩意儿,已经没有那么好用了。

所以荀况的看法是——“礼”应该进化,应该成长。

也就是,过去只需要贵族遵守“礼”,社会就能稳定运行,而现在,则需要让贵族、贱人、庶人、野人全部都守新的“礼”。

唯有所有人都遵守这新的“礼”,社会才能像前人们杜撰出来的“三皇五帝”“文王摄政”时期那样继续平稳运行和发展。

而这个新的“礼”,就叫做,律法。

荀况的这个想法,以及他的各种言辞,大家其实不知道对不对,但是儒家自己内部自有一套评判的标准——与前人的要求是否相同。

儒家前人们所追求的,是克己复“礼”。

什么道德,什么仁义,什么宽恕,在克己复“礼”面前,都要靠边稍稍。

道德是手段,仁义是手段,宽恕也是手段,只有克己复“礼”,才是目的。

而达到了克己复“礼”,那么国家将可以继续像传说当中一样平稳运行,社会不再动荡,贵人的归于贵人;贱人的,归于贵人。

而“礼”的要求是什么?

“礼”的要求是贵贱的分野,是上下的厘定,是尊卑的对立,是等级的有序。

“礼”,只能属于贵人!

这样一看,荀况的对错就很明白了。

荀况是错的。

荀况是傻鸟。

儒家自己对于荀况的批判是自从荀况提出了他那悖逆前圣的要求的要求之后,就从未断绝过的。

不过很可惜,再批判,他们在吵架辩经这件事情上,也很少有人能够赢过荀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