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台。
真正愿意加入滴滴外卖的商家寥寥无几,都是一些小作坊。
但凡连锁品牌的商家,都被另外三家牢牢掌握着。
滴滴外卖业务的负责人罗汶走访不少家,得到的都是相同答案。
他们不看好滴滴会长期发展外卖业务。
除非滴滴能保证他们每天订单量达到一定数量,否则他们不会轻易转移平台。
虽然现在没有把独家协议搬出来,但几家平台都或多或少的暗示过这些商家。
眼下是竞争激烈,他们同时登录三家还能说得过去,但万一被集中针对怎么整?
他们犯不着为了滴滴那几十个订单,得罪如今订单的大头。
罗汶有些着急,好说歹说,都起不到作用。
他在滴滴内部工号靠前,更是承载着程伟极高的期望。
甚至滴滴把外卖业务看作,出行领域以外最有潜力的业务。
眼看着镁团对他们虎视眈眈,甚至还把手伸进出行领域,滴滴着实有些发慌。
镁团之所以这么明目张胆的挑战他们,还不是因为他们压根没有护城河。
之前滴滴就有一个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叫易到用车。
当初乐视完成对易到的战略投资后,易到就开始对乘客与网约车司机进行高额补贴。
跟如今的镁团做法,几乎一模一样。
面临易到的低价进攻,滴滴束手无策。
如果不选择降价,只能接受乘客流失与网约车司机流失。
如果低价应对,只能继续高额补贴,带来更大亏损。
得亏后面乐视资金链断裂,滴滴侥幸逃过一环。
从那时候开始,就有投资人质疑滴滴护城河的含金量。
在出行领域这个市场,滴滴跟快的合并后,前后遭遇的几次竞争,无一不是被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