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详细分析共享单车的发展史,很容易发现共享单车就是资本催熟的产物。
本就模糊的盈利模式,压根经不起仔细推敲。
结果愣是被一帮资本,愣生生的炒作成风口产业。
要说青桔单车的运营,真没什么难度。
挖来一批工程师不断搞软件升级,提升定位技术,尽量的降低单车损毁率。
有不少单车,都是在一些人家里发现的。
对国人的素质,从来不能要求太多。
在一开始,陈东成就有所预料。
丁宝山愤愤不平道:“真想不明白,一个几百块的破自行车,至于吗?”
“你想不明白的多了。”
陈东成笑着摇摇头,问起融资的事:“我之前看赵寅发的邮件,他说红杉有意领投我们a轮。”
“对,除了红杉,还有美国的华平资本对我们也很有兴趣。
两家都同意给出投资后十亿美金的估值,选哪家领投成了难题。”
丁宝山笑着说道:“华平之前投资过神舟,对我们这种刚需的出行软件非常感兴趣。
我和赵寅跟华平华夏区总裁魏振吃过饭。
他的目的很简单,单纯的看好我们的潜力。”
在如今押金盛行的年代,没有哈罗那个搅屎棍,大家发展的都有声有色。
投资ofo,是因为ofo估值低,能拿到股份更多,但同样的风险也更大。
投资青桔单车,意味着风险小,但同样的能拿到的股份也少。
对于一些投资策略比较保守的资本来说,青桔单车比起ofo成功的可能性,大了不止一个量级。
丁宝山说着有些迟疑,半晌道:“红杉要求我们这轮预留出20%的期权池,相比之下,华平只要求我们预留出15%的期权池就好。”
“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