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杂物间取垃圾桶,作为老师的麦卡利斯特在走廊路过,从门上小窗看见这一幕,连忙厉声呵斥,将学生们吓了一跳,第一个撕书的查理直接是把揉成一团的课本塞进口中。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伦勃朗,不是莎士比亚或者莫扎特,他们会恨你”麦卡利斯特对基丁说,后者也回答,他并不是让学生们成为艺术家,而是让他们思想自由。
麦卡利斯特嘲弄地说了一句,17岁的思想自由者?他认为十七岁的年龄没时间胡思乱想,基丁所持想法与之刚好相反,“只有在梦想中,人才会自由,从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两位老师友好地交流一番,谁也不能说服谁。
由于基丁的不走寻常路,学生们对另类老师也有兴趣,最先付诸行动的学生是尼尔,利用编辑助理这个职务之便,找到基丁老师在学校就读时的资料,和小伙伴一起讨论,是足球队长还是死亡诗社的成员。
学生们对死亡诗社这个陌生的单词很感兴趣。
影厅的观众们稍微被抬起了些许好奇心,这看上去有几分悬疑片的组织是什么。
按捺不住好奇心,在休息时间,在铺满落叶的草地,在室外,尼尔为首的几人追上老师,询问死亡诗社是什么。
在基丁老师讲述下,这个有些神秘的组织浮现在尼尔、查理等人眼中,死亡诗社是基丁在学生时代创造的社团,成员都自称为死亡诗人,不是中二,是出自梭罗《瓦尔登湖》中一句话“死亡诗人致力于吸收生命的精华”,经常在秘密山洞聚集,轮流朗诵雪莱、梭罗、惠特曼乃至于自己所写的作品。
听完查理有些大失所望,合着死亡诗社就是一群人聚集轮流着读诗?
基丁老师纠正,并不单纯是念诗,诗歌像蜂蜜一样从唇齿滑过,让女人亢奋,情绪高涨,死亡诗社不是一个严谨的组织,成员都是浪漫主义者。
理解诗歌的念诗,和不理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