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忘记音乐纪录片的事,人都已经来到录音棚时才想起,给罗伯特打电话。
“电影马上要录制音乐了,明后天可以来华夏。”
“我马上买机票。”电话那头的罗伯特很高兴,终于有活儿,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一激动罗伯特网络付款密码都给输错了。
罗伯特为让配乐纪录片更有看点,他请来了茱莉亚学院著名教授拉斐尔,大概是以解说员的形式。
解说员最大的作用,是让不懂行的观众,明白刚才操作的牛逼,这样的人物自然身份越大牌越好。
拉斐尔教授今年六十多岁,学生中有流行歌手,还有著名钢琴家,三年前获得了格莱美理事奖。
自己琢磨了一番,罗伯特告之一直合作的摄像师,因为主要是深入参与音乐创作,所以要减弱存在感,尽量保障音量放小。
“楚舜先生写出了非常多优秀的作曲,自编自导自作曲。”拉斐尔教授感叹导演的全能。
拉斐尔话锋一转,他道:“但拍摄的形式会不会对楚舜先生造成负面影响。”
作曲和画画、写作差不多,创作时都是比较私密的艺术,这也是为什么这类纪录片如此少的原因,谁也不能保证,在摄像机之下还能稳定产出。
罗伯特从未担心,就好像他衬衫上的领带,从第一次和瓦伦蒂娜见面,然后又到和楚舜见面,都是歪的。
“在我《随电影2》拍摄后期时,楚舜导演作曲非常快,一点也不会受到影响。”罗伯特道。
拉斐尔教授看随2,想了想,的确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乘坐飞机,一行人抵华。
罗伯特自己会中文,所以不需要有人接机,至于地导,他就是团队的地导。
没有休息,放下了行李就来到乐团,找位置摆放,因为楚舜提前打过招呼,所以乐团经理热情接待,还提供免费观看的一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