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虚拟实验室里的数据,没法用u盘拷贝出去,还需要我死记硬背……
咦?似乎……还有其他办法。
这个虚拟实验室,存在于我的脑子里,扎根于我的思维意识中。那么……我的思维连接器,是不是可以拷贝复制呢?
念头一动,陆离打开了思维连接器。
果然可以!
思维连接器果然可以连接虚拟实验室。
陆离连忙通过思维连接器,把刚刚虚拟出来的基因编码底层数据,通通复制到自己的记忆中。
一键搞定!
退出虚拟实验室,陆离睁开了眼睛。
眼前就是他在覆旦大学的实验室了。
在实验室里,陆离又重复了虚拟实验室中的实验过程,制备出了构建基因芯片的蛋白分子。
然后……剩下的步骤陆离就没有继续做了。
制备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蛋白分子,构建出一片薄膜状的基因芯片之后,陆离开始进行各种测试。
测试基因芯片的计算能力,测试信息传递速度,测试扛干扰能力,测试破损之后自动修复能力。
等到所有测试项目完成,记录了所有测试数据之后,陆离就开始写论文了。
“一种基于生物蛋白开关效应制备的新型基因芯片。”
这篇论文,陆离写了两份。
一份是内部资料。陆离详细描述了“开关蛋白”的制造过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数据,都写得十分详实,十分精准。
另一份论文就是公开发表的了。
这份公开发表的论文,陆离把开关蛋白的制备过程删除了。
只是详细描述了“开关蛋白”的运算能力,信息传播速度,抗干扰能力和自动修复能力,并且还罗列了详细的实验检测数据。
忙完这些,陆离抬眼看了一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