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同前面那些年不一样,今年太多的知青回城,家家户户都多了不少人,人多自然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
大家买报纸可不是为了看故事,老百姓最关心的永远是钱是吃喝拉撒,所以报纸上刊登的招工信息才会对他们诱惑力最大的存在。
而叶青青的小说也不过是赶巧赶上了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有了上面总编的表扬,主编这里自然不会卡着,尤其叶青青这边新稿子明显比前一篇要写的好。
那种生疏卡顿的感觉已经彻底消失,故事自然流畅,人物个性鲜明,主编都能预见到稿子发出来后悔收到的好评。
“她这篇新稿子……”主编有些犹豫,想了半天才说道:“新稿子我这里最多就只能给到两块五,她写的故事够新颖,剧情张力也足够,但到底年轻了点,笔力还是差一点,再慢慢磨练一下吧。”
杨卫国点头,主编说的这些问题他同样也看出来了,只是笔力这个东西真的要靠字数来练,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
尤其价钱也给提了提,他也算没白跑,回去跟叶青青一说,叶青青立马同意。
就是不涨价还是千字给两块钱她都半点没意见,毕竟她现在是高产作者,一个星期能写两万字出来。
报社对她来说就是撸羊毛的地方,她也不好意思撸的太狠。
“谢谢您,我都没想到主编还能给我替价钱,一定是杨编辑替我说了不少好话,谢谢杨编辑。”
叶青青一叠声的道谢出门,然后上了公交车就开始盘算,她要是真一个星期交上去两万字,一个月能拿多少稿酬。
她算了算去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这个年代的购买力摆在这里,一分钱一毛钱都能买到东西,一百多块钱的稿酬这都相当于后世几万块一个月的高级白领了。
她越想越美,只要这样撸羊毛撸上两个月,她就可以存够钱去一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