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都不错了。
朝廷没钱,发不出足额军饷,很自然地,将领就会有想法:与其勉强活一群绵羊,不如凑钱养一群狼出来。
从某种角度来说,将领克扣军饷,中饱私囊以养家丁,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
可这样的军队,打打烂战还没问题,遇到了精锐的建虏,哪有不是一败涂地的道理。
祖大寿这样身为军中老将,对于这种局面,心中非常清楚,这不是一个,两个能臣能改变的局面。
这也就是说,除非大明能够坚持下去,坚持到建虏自己烂了,否则根本不可能打赢建虏。到了后来,甚至连守都没法守了。
松锦之战,建虏围点打援,大明援军主力十二万,全军覆没,就连祖大寿自己,又再次迫不得已投降了建虏。
那个时候,谁能想到这种情况会有改变?谁能想到?!
可是,做梦都想不到的改变,还是出现了!竟然还有一天,能有光复辽东之战,如此逆转乾坤的局面出现在眼前,谁能不激动?谁能?
想着这些,祖大寿就忍不住热泪盈眶!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辽东大地上,有多少亡魂等着告慰!
百姓、军卒;老人、小孩;男人、女人;认识的、不认识的;多少人都想着能有这一天!他们的在天之灵,一直在看着,看着希望有这一天!
如今,他们终于要等到了!
这些事情,在祖大寿的脑海中一一闪过,几乎与此同时,他和其他将领一起,纷纷出列,面向兴国公抱拳,齐声大吼回应道:“有!”
没错,就是有信心!
这光复辽东之战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自从兴国公出世以来,对于建虏的战事便终于开始有了改变,一场胜利接着一场胜利,早已给了他们强烈的自信:能打赢建虏!能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