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血迹,不知道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
大明京师书院,实验室这边,张明伟正在视察刚修筑完成的实验场所。
这段时间里,他就扑在蒸汽机的改进上。
之前的蒸汽机,是用了整个大明最厉害的能工巧匠,手工打造出来的。
因此,虽然蒸汽机是打造出来了,可这价格的高昂,都让崇祯皇帝吃不消。
如今已经有了蒸汽机的样板,张明伟便开始打造各类工具了。最有用的,自然是各种车床了。
一开始的时候,张明伟还有点担心,就怕这个时代的人不懂,因此便详细解释车床的概念。
结果没想到,宋应星对此举一反三,很是了解。
事实上,原始的车床在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经过一代代的发展,类似车床的工具,大明也早有了。
别的不说,《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好几种磨图。比如说“扎砣图”、“冲砣图”、“掏堂图”等等。
这么一来,张明伟便轻松多了。把他记忆中的几种都给画了出来,就让宋应星当监工去做。
至于材料这个,镗刀的要求高。
如果往钢里面渗钨,调整钨的比例,得到钨钢是最硬的,可以用作高速切削合金钢。不过眼下还没法得到钨,自然也就没法说什么含钨的高速切削合金钢了。
不过张明伟记得清楚,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钨矿,位于有名的钨都,即江西大余县。
当然了,现在还不是管钨的时候,也没法做出来。因此,张明伟让大明的能工巧匠选出最硬的钢暂时用用,反正磨损了再换。
而车床的动力,最开始实验的时候,是用水力。
然后张明伟把之前打造出来的蒸汽机配件残次品,又整合了出来,不用来当蒸汽机车,功率低一些,当车床的稳定动力却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