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身份的准备后,黄尚即刻动身。
目标晋阳!
换回身份!
……
……
披星戴月,日夜赶路,累死两匹马儿的静一师太,来到了晋阳街头。
看着大街上走过的僧侣,完全不似北周那般需要躲躲藏藏,她低喧佛号。
北齐高氏皇族虽然行事有几分糊涂,但大是大非上还是分得清楚的,不比宇文邕“以邪法化人”,必遭报应。
收敛了念头,静一师太询问了路人,很快得到了热情的带路,遥遥就见绿树掩映之间,一座安静祥和的书院伫立。
近了后,就听书声琅琅,从中传出,即便外界行人如何熙熙攘攘,热火朝天,都不受半分影响,不仅是闹中取静,更有种和谐自然的美感。
“建筑此院的,必是个中大师!”
静一师太露出欣赏之色,整了一整僧袍,走上前去。
若以江湖地位而言,慈航静斋的斋主,自然要胜过这位成名没多久的裴矩,哪怕对方是新的白道大宗师,还击败突厥国师,退去突厥二十万大军,免去兵戈战火,但江湖地位就是如此。
不过静一师太此来是请这位出身世家,淡泊名利的大宗师出山,自然不能端着白道长辈的架子,而让对方感到如沐春风的诚意。
然而她刚刚到了书院大门,一身黑衣,手持厚背刀的曹惇直接拦住:“这位师太,请止步,里面正在上课!”
静一师太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请转告裴山长,慈航静斋静一来访。”
曹惇硬梆梆地道:“我不知什么慈航静斋,里面正在上课。”
静一师太涵养极佳,并不介意,感受着曹惇那引而不发的强大刀气,心中郑重起来。
其实这才符合身份。
哪怕再低调的大宗师,都有无数武者愿意追随,只为能在关键时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