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淮扬人的话讲,这种人就是二逼卵子。
要现在有这种人搁陆四面前,他肯定要真取大刀了。
“鞑子初以为俺们是官兵,所以不把俺们放在眼里直接打马来冲,袁爷一声令下,俺们用那缴获的十几门炮朝鞑子马队猛轰,袁爷又亲自带骑兵和鞑子对冲,儿郎们皆是不怕死.....那鞑子叫俺们打怕了丢下几百具尸体躲进了海州,袁爷说不能放这帮鞑子走,俺们便把海州城给围了,那鞑子的大官吓的给俺们送礼...”
作为海州之战的亲历者,郑思华于此战的细节肯定知道甚多。
陆四听出了三个关键词——火炮、骑兵、勇气。
要想打赢清军,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而淮军缺两个半。
火炮,骑兵是肯定缺的。
目前淮军缴获能用于野战的火炮只有4门,所以为了解决淮军没有大炮的困境,这才有了那份和郑家签订的火器和熟铁占大头的协议,此外就是通过扬州商人想办法从南边购买一些虎蹲炮,尽可能在清军南下之前组建淮军的炮队。穷则想方设法穿插迂回,达则给老子轰。
陆四当然是希望成为老子的。
谁他娘的想做孙子。
骑兵这一块,虽然淮军已经开始执行陆四“易步为骑”的决策,各部陆续组建了骡马队,使淮军的机动和运输能力大大提高。
但骡马队不能称为骑兵,至少,军中现在能拿出来的战马不到七百匹,其中大头还是史德威部下千总曹元的那支马队。
真要实现骑兵对冲,以骡子、驴、驮马为主的淮军“骑兵”肯定干不过人家。
勇气这一块,陆四认为打明军的话,淮军是不缺勇气的。
无论是史家荡之战还是瓜州之战,奇袭安东之战,乃至侄子广远失利的宝应之战,淮军在勇气这一块都是可圈可点的。
但这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