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等这阵过去,奥运会结束,自己肯定就不熬了。
趁年轻,应该还是能补回来的。
这么自我安慰一番,倒也就觉得这事儿没那么可怕了。
随后的整个十一月后半段,江森就这么咬牙坚持着,每天明显睡不够,可大脑依然疯狂运转,训练成绩也完全没落下,甚至还稳中有进。如是到了十一月底,《中医史》和《中医基础理论》的课堂小测验相继考完,选修的高数也在十二月初考过期中测试。
两门专业课,当场考完当场出分。
《中医史》全班考得都挺不错,纯粹的记忆的玩意儿,全班平均分高达88分多,武晓松倒数第一都考了83,宋大江考出了神奇的98分,可他居然还不是最高的。
班长卢晓玲神一样地考了个满分,相比之下,江森的分数就很不起眼,91分,不高不低,非常平庸。然后同样平庸的,还有他的《中基》,也是91分。
宋大江和卢晓玲则继续霸榜,考了相同的91分,武晓松继续保持懵逼的装逼,全班倒数第一,78分,考完后就感觉人生崩塌了,当天晚上就嗷嗷寻死觅活,江森和宋大江鸟都不鸟他,于是晓松在阳台上表演了三分钟的跳楼演出后,又悻悻返回屋内。
毕竟外面天太冷,实在遭不住。
为了这点微薄的平时分要死要活,也实在不值得。
真正的考试月,说实话,还远着呢……
还有足足七周。
这些考试其实只不过是个提醒大家该警醒起来的信号。
对于能考上申医的孩子来说,七周时间,至少足够他们把这学期的所有教材内容,反反复复背上两三轮了。要是这还能考不过,那就只能说,是纯粹的态度问题。
——除了高数之外。
江森的专业课考得不错,但选修的高数就实在惨不忍睹。68分的成绩,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