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那是最好不过。
左右,父君的算盘都不亏。
“诸位放心,太子是在我遥方古国皇城出的事,孤必会给出一个交代,孤早就对贵国医药之术慕名不已,还请诸位使臣和国医门倾力救治,这些太医暂且都留在驿站供诸位差遣,需要用什么药,需要人手,只管吩咐,一切以救太子为重,若是驿站不便,孤即刻安排妥善之处,其他事,且等太子醒后再说,不知诸位使臣可有意见?”
一番话说的很全乎,也是,人家的太子在他的地盘上出了事,身为主人,却有些没面子,更何况出事的是太子,都不是面子的事了。
“国君,就在这驿站吧,太子此时不便移动,我大宛太子好端端来,却在贵国皇城中毒,若有万一...我等也是万死难向圣上和大宛百姓交代,还请国君一定严查下毒之人,我等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是何居心,我大宛便是倾国之力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身为使臣,最重要的就是维护本国之利,尤其是在这种时候,必须表明态度,不管太子结果如何,遥方都必须给出一个交代,这也是常理。
慕容东顺和遥方诸臣听着,也是无力反驳,只能讪讪点头应下。
国君不可能一直守在客栈查案,回宫之前,留下刑部和礼部人员协同查案,既然他们不愿搬离驿站,只能增派兵马严防死守,可不能再出什么岔子了。
这冬节尚未开始就先热闹上了,只是这一出热闹,却是有些让人人心惶惶。
“国君,好端端的,这大宛太子怎么会被下毒,他身边高手如云,要给他们大宛人下毒了没那么容易,说不定是...”
回宫之后,孝服未退,慕容东顺便召集众臣大殿议事,这恐怕是慕容东顺继位之后碰到的第一件大事了。
这位说话的大臣是工部的尚书,早已投靠慕容东顺,曾是东顺王府的幕僚,或者说,如今这一朝臣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