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张楚在大堡县,是负有军令的。
大离军中,那个将领敢违抗军令,兴师动众去做一件和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
纵然是霍鸿烨,恐怕都不能!
另一个原因,则是张楚出现在战场的目的很纯粹。
他既不想功成,也不想名就。
更不想加官晋爵、封狼居胥。
他北上,只为挡住北蛮人,击败北蛮人,驱赶北蛮人。
所以当战局出现转折性变化的时候,他能抛弃所有外在的影响,选择对大离最有利的一个方向!
若无张楚率领三万兵马及时回援。
此战最好的结果便是锦天府内的守军,提前发现了来袭的北蛮大军,据城而守,坐视北蛮人平推掉左右两翼中的某一翼,再回头吃掉大堡县内的三万驻军以及张楚和姬拔这两支人马,从容退回雁铩郡大本营!
此战北蛮人出动了十五万精锐铁骑和数十位气海大豪,在如此悬殊的力量差距下,哪怕张楚和姬拔两支人马能够及时汇合,也是决计不敢与他们会战的,那是送死!
而在如此悬殊的力量差距下,大堡县的城墙,不会比柴扉更坚固。
一战打没了十四万兵马,纵然冉林有诸葛孔明之谋,周公瑾之智,也决计再无力维持北疆防线,挡住北蛮人的兵锋。
话归正题。
北蛮大军的特性,决定了他们顺风战无敌。
但一旦溃败,隐藏在北蛮大军中的所有地雷,就会一同拉响,将他们自己葬送!
其一,北蛮大军军纪松弛,或者说,压根就没有军纪这玩意存在,所以,他们无法在溃败的情况下,还维持完整的阵形,边战边退、进退有据。
其二,北蛮大军乃是临时成军,军中士卒乃是来自天极草原四面八方的牧民,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