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帝国中兴 > 第五十二节 沉甸甸的历史(上)

第五十二节 沉甸甸的历史(上)(3 / 6)

关了琴月楼的下面一层,不知妓院老板何时才会有空来收拾他俩。

到了汴梁城,也就到了河东战场的边缘地带,这里算是战火中的一片安生之地,再向北走,便正式进入了交战区,白莲教跟元军打得正热火朝天。

韩山童既然自称宋室遗孤,上辈子不知哪一代老祖宗跟宋朝皇室沾亲带故,据刘福通、罗文素和盛文郁那帮忠心耿耿的手下替他向天下人证实,明王韩山童是宋徽宗的第八世孙子,绝对的帝王后人,血统纯正,不容怀疑。那么这样一个宋皇室的唯一传人,打出的名号当然是恢复他老祖宗的宋室天下,为天下汉人驱逐蒙鞑。加上有河工治河之时挖出的石碑辅证他的“正统之位”,也算有了笼络人心的一块招牌。

古代农民起义军扛起枪杆子跟皇帝对着干的时候,都喜欢在这方面做点文章,以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出身不亚于你这个昏庸皇帝。不然就总觉得缺点心气,难以威服天下。这招屡试不爽,老百姓都相信。因此,韩山童一开始也是有意建都汴梁的,按他的话讲,这是他老老老……爷爷当皇帝时的老家。若能将汴梁城盘为据点,加了这前朝首都的祥云笼罩,岂不更增加了他的人气?!但无奈距离起事之地邯郸过远,手下军兵要么多为传教之人,要么就是黄河民工,哪里知道汴梁城对于白莲教未来蓝图中的意义。

这一路打过来,相当于千里长征,途中元军的重镇着实不少,定会损伤不少兵马,代价惨重不说,也不利于全局的战略发展,只能缓图。加上元军对此早有防范,在汴梁周围地区屯集了二十万兵马,兵营连绵不绝,护卫了个水泄不通,白莲教哪能打得过来。

元军被白莲教的起义搞得手足无措,丢了不少地盘,但经过朝廷几次开会,调兵谴将,开始缓过神来,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利用兵力和经验上的优势逐步反攻。后来元军进入河北境内,集结重兵开始攻打邯郸,眼看伤亡惨重,城池再也无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