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对大晋有救亡图存之功,理当重赏;次辅高谷则认为重赏可以,却需合乎规矩。尤其李轩以六道司成员之身,于五军都督府与京营兼职一事,不但是在太祖一朝后没有前例,且影响深远,朝廷当慎而又慎。
而朝中附从陈询的固然极多,赞同次辅的,却也同样是声势浩大。
其中不乏清流众人——这些宿儒固然钦佩理学护法的为人,赞叹李轩的功绩,可对于规矩却很看重。
最终天子亲裁,写下了‘冠军’二字,不但秩同国公,后代子孙还可以‘靖安侯’位世袭罔替。
这‘冠军’侯号虽然还是比不上直接册封国公,却已足显尊隆。而之前李轩虽也封了侯位,却是降等世袭。
自然,就李轩的功勋来说,这一赏赐绝不过分。
让人吃惊的是天子竟然允了陈询所请,命冠军侯李轩出掌京营‘神机左营’,任职‘神机左营’提督。
神机营是京营的核心精锐之一,配备有火枪,火铳,火炮,火箭等等火器,人员四万,分为前后左右四营。
除此之外,李轩还被授予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以及中军都督府‘断事官’。
‘都督佥事’是中军都督府的副职之一,虽然是从二品的武职,却位高无权。
按照太祖与太宗时的规矩,中军都督府有多个‘都督佥事’。遇到战事,他们就会挂‘总兵’与‘副总兵’印,统领地方卫军出征。
而在土木堡之变后,于杰执掌的兵部威权日重的当下,‘都督佥事’一职就更不算什么。
不过中军都督府的‘断事官’,却是权柄极大。
‘中军断事官’只是五品,却执掌中军的‘刑政狱讼’,也就是军法。
而中军都督府辖下,不但管理着地方卫所军将近七十万人,还包括有‘京留守中卫’、‘神策卫’与‘应天卫’这些名义上的天子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