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钦佩李素的战略眼光的,他知道自己读书少,游侠习气重,战略上全听领导就对了。
不过,此刻听了李素的安排依然是当初的老调重弹,甘宁也怕李素是不了解这段时间的形势变化,所以追加解释道:
“司空,末将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如果我们还是只打算逼迫周瑜跟我们水上决战,或许不必大费周章围魏救赵了。围魏救赵去的兵多容易被断粮道,我这种只带三千人围魏救赵的,也攻不下吴军任何重要城池,怎么逼周瑜亲自全军回救?
我觉得,这几个月里,倒是孙策随着围困汉阳日久、投下去的本钱和时间多了,有点舍不得。如果是十月底,汉阳刚开始被围,围不围得下来对方也是无所谓的。
现在已经是非围下来不可,如果功亏一篑孙策这暴脾气得气急败坏不可。既如此,如果我们大张旗鼓出动水军,摆出孤注一掷给周将军运粮,周瑜不就已经会全力拦截我们,那他不就出战了么?”
李素闻言,虽不采纳,但也表示了嘉许:“兴霸,不错,比原先更会动脑子了。”
毕竟李素刚才的指示并不是军令,而是还在商议阶段,他还是很鼓励真正有才华的将领谋士动脑子、群策群力的。
要是一直搞一言堂,哪怕李素的智商胜过他们,还有先知,可最终很容易走上历史上诸葛亮的路:旁边的人智商计谋都远远不如自己,只好大部分事务亲力亲为,最后把自己累死。
李素鼓励了甘宁的思考后,以培养下属的口气分析道:
“孙策因为已经投入的本钱,不围成就咽不下这口气,这确实可以利用,但是你要知道,你如果全军几万人开着大船队孤注一掷去运粮,周瑜肯定会警觉,要是真觉得我军战力可观、死磕会赔大本,放弃也就放弃了。
相比之下,明年二月之后,夏水重新恢复通航,到时候我们要封堵的路线就多一条,孙策完全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