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76章 郫县种田

第176章 郫县种田(3 / 6)

部凑三万人。如此,共计汉蛮精兵十万,务必要达到以一敌三的精锐程度和器械武备,才能在主动翻山进攻董贼的二十万西凉军的情况下有较大胜算。还有,最近发现高顺颇擅用兵,这两年他也不必出战了,让他陪你一起练兵。”

刘备说完后,李素跟着说:“练兵驻地,倒也不必在成都,一来成都富庶繁华,容易让士卒分心。二来兵源多是来自巴郡和南中,练兵地适当靠近兵源地更好。

之前我跟主公商议,最好在僰道、江阳择一两处练兵。首先僰道等地位于岷江、长江入口,成都平原物产、粮草可以顺岷江运下,运力成本最为节省。二来南中物产与蛮兵也可顺江至僰道,全程没有逆流而上。

至于江阳的好处么,虽然在僰道下游,但离巴郡板楯蛮聚居区近些,从江州而来的物产、兵源运输损耗更低。另外江阳沿洛水,江阳与上游的汉安两地,都是井盐产地,腌制军需贮存也比较方便。未来可以把东州兵和板楯蛮放在江阳练,本地汉兵与南中蛮放在僰道练。”

关羽捋髯思索,觉得十万汉蛮精兵,基本上也把成都平原大部分的剩余财力耗费了,确实不能再扩充规模。

刘备最后拍板:“那云长就先在成都歇息月余,四处走走,把刘焉留下的东州兵兵源筛选一遍,挑出要训练的,到时候入秋带去僰道、江阳。伯雅秋收之后,也要去平定南中,能寓练于战那是最好,适当把新兵拉出去见见血。”

关羽领命,这场非正式的定策饭局就算结束。

……

关羽回去歇了一夜,第二天就被邀请先去李素的封地看看,开开眼界,看看李素入川后第一年,在自己的封地上试点了哪些种田成果,出产了哪些对精兵强军有帮助的玩意儿。

关羽反正还在假期,倒也乐得熟悉一下情况,就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去了。

离开成都,沿岷江溯流二三十里,就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