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63章 风萧萧兮颍川寒,壮士渡河不复还

第163章 风萧萧兮颍川寒,壮士渡河不复还(2 / 6)

一个看上去相对可行的办法? 跟胡轸、吕布、樊稠商议了一下具体方略。

这天的军议上? 华雄建议道:

“胡将军,我带本部八千兵马? 今夜再往上游山路绕行数十里,连夜徒涉渡过颍川最上游? 天明前在南岸草草立营? 与你们成掎角之势。

如此,既可完成相国要求的三日内渡河决战的军令,又不会被正面之敌半渡而击。为了配合我绕路渡河,还请你们在我旧营中继续虚立旗帜、炊烟? 而且摆出要直接渡河的架势? 吸引孙坚与关羽的兵力。”

胡轸是诸将中跟他关系相对最好的,听了这个建议,稍微想了想,确认道:“我们摆出要强度的姿态,吸引敌军? 这没问题。可你过河之后,与我军无法互相接应? 还谈什么‘掎角之势’?

你就不怕被孙坚关羽集中兵力先歼灭?还不如等你立营稳妥之后,接应我等渡河? 全军前往南岸,再与孙坚决战。”

华雄显然是早就想清楚了:“我就是怕立营不稳? 撑不住敌军全力进攻太久? 才不敢直接接应你们——如果两万后军都要从我过河之处接着过河? 军中还有大量步卒,徒涉很慢,说不定要扎筏,半天也不一定过得完,我反而被缠住手脚。

不如你们且慢渡河,而我只带骑兵过河,孙关联军虽有三万余众,骑兵却只有数千,他们来冲我新立的营寨,我弃营后撤便是。敌军步军主力追不上我,区区数千骑兵追击又会被我歼灭,岂非万无一失?”

即便是西凉军与并州军主力,也不可能两万八千人都是骑兵,没那么多战马的。所以董卓军这支部队里,骑兵总数也就一小半,大约一万二到一万三。

华雄麾下的八千人,骑兵也不到五千,话说到这个份上,胡轸就知道华雄是问他借骑兵了,希望用他麾下的步兵暂时置换胡轸的骑兵,集中骑兵为偏师到上游偷渡。

胡轸还是想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