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21章 讨不了董自有人背锅

第121章 讨不了董自有人背锅(7 / 8)

建好了,此刻我们对外也可以秘而不宣,就当还没建好。

既如此,我们的军粮就无法从汉中水运到南阳自给。要想我们走这条路出兵,必须先给袁术一封书信,再给孙坚一信让他从旁劝说袁术,顺便做个旁证。只要袁术愿意供应我们两万兵马半年的粮草,大约三四十万石,直接拨付给我们,那我们就出兵两万到南阳、鲁阳助战。如果袁术不愿出粮,那就是错在袁术了,是袁术无讨董诚意,正好打击袁术声望,也让孙坚认清袁术。

即使这两条出川道路都被堵住,理论上我们还有第三条——从江州,出长江三峡至江陵,而后走荆州水路北上讨董。长江三峡行船运粮远比秦岭中的汉水中游容易,但如此一来,受益者也当配合我们先拿下钓鱼城、再拿下巴郡郡治江州,如此才好出川讨董嘛。”

刘备被李素一番分析,听得目瞪口呆。

卧槽,伯雅贤弟几分钟思索,就想出了三条讨董路线,而且每一条之所以不能出兵,连背锅的人都找好了?

反正刘备只好喊口号,收获好名声,能实际出兵捞一票就捞一票。没机会捞实利那就捞名声,而且有皇甫嵩、袁术、刘焉三个背锅侠供刘备进行“名声吸血”,抽别人的名声补自己的名声。

太特么歹毒了,幸好伯雅贤弟是咱这一方的。

这种大奸之徒果然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为了这偶尔神来之笔的灵光一闪,也值得天天土耳其浴芬兰浴火锅串串功夫茶伺候好了,伺候半年就等偶尔来一计。

刘备想了想,只是有一点很没把握:“贤弟就那么看不起袁术?你觉得袁术是那种会吝惜几十万石自己的存粮、而不愿意为国家为朝廷、为天下公益而出力的人?”

“兄太看得起袁术了……他不是袁绍,他要是不小心眼儿,那就不配叫袁术了。”

李素非常笃定地说,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还继续随性发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