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19章 发现一个屯田都尉

第119章 发现一个屯田都尉(2 / 9)

名的屯田官,所以对李素提出的不少观点都非常敏感。

当然了,正史上曹操手下因为屯田管理才能而崛起的名臣不少,从枣祗到任峻都比国渊有名。但枣祗他们的功劳主要是定策,而国渊却长于执行——

史载此人对于制定给百姓和管理小吏的绩效考核制度、奖惩激励非常在行。可以理解成一个“周扒皮级的人力资源部kpi制定者”,老是“分次普请”挑动屯民互相竞争。

国渊仔细按李素的图示算了算:“这……梯田之法,是把山地分层平整么?这工程量巨大啊,我看种二三十亩熟田的民力,还不一定能开垦出一亩山田。

就算开出来后,将来常年耕种,效率也会比平地田亩费事一些。估计平原上百姓耕作极限是占田百亩,这些梯田能种六十亩就不错了,牛也不方便用。”

李素微微一笑:“到了地方才知道,你这个估计不准。”

国渊资历太浅,一时也不多质疑。

倒是鲁肃看了书,对细节不感兴趣,却对书名颇有想法:“兄为何将此书取名为《齐民要术》?此书可不仅仅涉及耕作增产之法,还有很多是给屯田官看的,甚至对所有治理民政之人都有裨益,我看不如叫《农政要术》好了。”

李素一想,似乎挺有道理,他原本只是懒得起名字,南北朝时将出现《齐民要术》,他就直接借了名字,实际上内容完全不相干,很多《齐民要术》有的东西他没有,很多他书里有的东西《齐民要术》没有,还有一些直接抄了《四民月令》稍微汇编整理修改。

倒是后世明朝徐光启写农书时,取名《农政全书》,那是因为他撷采历代农书之长,而且不光涉及怎么种地,还涉及怎么处理相关民政,有很多给当官的人看的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素的书叫《农政要术》确实更贴切一些,叫全书是没资格的,他根本不全,只是挑了一些重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