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希腊问题,欧洲列强在看不见的战场上激烈而无声地交锋着,各国依照自己的实力和利益,选择了各自的立场,然后又分别拉帮结派,再用彬彬有礼的公文进行厮杀,以此来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国际秩序不稳定的状态,自古以来都很容易激发战争,所幸经过了之前腥风血雨的二十多年之后,大国之间对战争已经心有余悸,哪怕是最激进的政治家也轻易不想把本国再次投入到战争当中——而这种心态,就意味着各方妥协的空间必然存在。
此时的艾格隆,反倒是闲了下来。
欧洲大陆外交场上的折冲樽俎,他这时候还插不上手,那些激烈的利益冲突,此时也已经和他无关——对他来说,现在得到的一切已经足够让他满意,他已经不需要再去冒险去制造新的不稳定因素了。
他不怕赌,该冒险的时候他一定会冒险,但是他并非是个疯子,该见好就收的时候他也懂得见好就收。
正因为有这种心态,所以在和希腊盟友们划分边界的时候,他比对方想象得还要宽宏大量,因为对他来说,保持友好和稳定、让他可以腾出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比多拿几个贫瘠的山头更重要。
自从签订了《斯巴达协议》之后,艾格隆一直留在了迈索尼,等待着他的盟友们和土耳其人的谈判结果。
而事态的发展也没有让他失望,在俄国人的强大压力下,苏丹不得不在希腊和自己的首都当中做出权衡,并且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他命令自己在希腊的军队撤军,以便北上抵御俄罗斯大军的进攻。
而且,留在伊斯坦布尔的西方列强大使们,似乎也暗地里达成了默契,一直都在催促苏丹同希腊独立政府进行和谈,撤出军队,以此来换取列强对苏丹的支持。
为了保住仅剩的家业,苏丹也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以承认希腊独立为代价,换取西方列强帮助,让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