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他出一头之地。’
因为这句话令天下的读书人都因为欧阳修而认识苏轼。
当时章越听得欧阳修如此盛赞苏轼,心底感叹,在欧阳修心中果真最看重的人就是苏轼。
不过欧阳修接来下却命欧阳发取了一本旧书来送给自己。
章越一看这本书名为《昌黎先生集》。
欧阳修对章越道:“老夫十岁时在邻居家玩耍,见了此六卷昌黎先生集。读其中《杂说》,《师说》,《送穷文》,《毛颖传》,《获麟解》但觉其文深厚而雄博,浩然无涯若可爱。老夫一见爱不释手借来读了十几日,并立志他日当效昌黎先生!”
“昌黎先生一生以文载道明道,以文章复古,振兴我儒家道统。文章复古之意,我涉之皮毛,但振兴我儒家道统之事未竟,如今我将此书托付给你了。”
章越听了身子一震,他知道欧阳修藏书万卷,集录三代,唯独此昌黎先生为独有的一本旧书,是放在他身边手不释卷的,如今竟赠给自己了。
章越连忙道:“此书乃伯父心头之爱,小侄不敢拜领。”
欧阳修道:“我思来想去,振兴道统之事舍你之外,没有第二个人了。”
章越闻言看向欧阳修,其实并不是没有第二个人。
当年欧阳修写诗送王安石言,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这吏部文章两百年,欧阳修初有将王安石比作韩愈之意,意思他能继承韩愈的道统。
不过后来欧阳修改口了,说了这韩吏部不是韩愈,而是另一个吏部尚书谢朓。
当时王安石与欧阳修因用薛向之事意见相左,至二人闹翻。
欧阳修收回了对王安石的评价,但如今将这本昌黎先生集赠给了自己,而非他当初寄予厚望的王安石。
当章越拜领后,欧阳修对自己道:“你我或许再无相见之日,便以此书赠之留念。老夫不知何时一纸罢出京师,到时候你也不必专程赶来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