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寒门宰相 > 两百八十一章 平边策

两百八十一章 平边策(5 / 6)

,王安石,祖无择都是笑了。

身为殿试考官,自也是压力巨大,不是没有考官看走了眼,将一个没什么才华的考生吹上了天,最后被人笑话。

这三名考生争状元,说来还是实至名归的,不过仔细一看各位考官给出的名次,争论在此。

首先这三卷,点检官给出的都是一等卷的评语,这没有争议。

不过初考官与覆考官给出的名次上却相差极大。

章越的卷子,初考官给了头名,覆考官给了第八名。

江衍的卷子,初考官给了十九名,覆考官给了第一名。

王俊民的卷子,初考官,覆考官给的名次,一个是第六名,一个是第二名。

按照杨畋的办法,就有些复杂了,比如章越得不了头名,最后只能得第八名。

江衍得不了头名,就只能得十九名。

故而王安石权衡一番,推王俊民为头名卷,也自有他的道理。

拆名后,杨畋仍十分坚持,他认为必须谨守之前所定的法制,不可以变动。

覆考官祖无择道:“论文章才气王魁,江衍都胜过章越些许,章越虽强在说理,但诗确实逊之二人一筹。”

沈遘则道:“择之兄,我倒觉得文辞,章越亦是不差,最要紧是句句环扣,文思缜密,特别是这篇赋,吾与几位考官骤然读之时,有读平边策之感。”

平边策是后周名臣王朴,向柴荣所献的策论。后来赵匡胤和赵普采取了平边策里‘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论,最后成为太祖,太宗二人平定天下的国策。

沈遘将章越此文比作平边策,未免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了。

祖无择摇头道:“太过之,太过之。”

王安石也出言道:“这章度之听闻不过十七岁,一个太学生,作了几年官?治理过几个地方?朝堂之上庙算又闻之多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