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道,勇,法,正,察,善化,志等等与老子所言‘上善’亦可互参。还请考官尊鉴。”
章越答完,一旁国子监交头接耳,或是称许,或者与同僚相语。
其中卢直讲更是与有荣焉,频频点头。
上首李大临颔首道:“你此赋有章法却少意境,不过此赋引述老庄,荀子,孟子,论语,道德经,文虽平但可称博才。”
章越明白,李大临此话就是点明自己的诗赋,只有套路缺乏真诚。
没办法自己诗赋之才就是这么多,只能达到结构格式上的工整,但意境……那真的与后天的努力程度无关了。
这真是一个人穷极一生也达到不了的高度,但有人生来就有了。
这考场上的上善若水赋已是章越努力的极限了。
杨洙听了李大临此论后,上下打量起章越。
章越触及他的目光,不由心底一凛。
这时候司马光出声。
司马光道:“章度之汝于知行孰先论中言‘诚心至至知,至知即真善’之似孟论,论中遍采孟子之言。”
“然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是皆得其偏而遗其大体也,善恶则人兼有之,是故虽圣人不能无恶,虽恶人不能无善也,好比种田,稻粱与藜莠并生于地。为善去恶,如除藜莠而得稻粱也。”
“汝既用荀子之言,又兼治孟子之语,但此两家学说南辕北辙,不知何解?”
章越心道你司马光原来是‘孟黑’,难怪后来与‘孟粉’王安石干起来。
众考官都是讶异,一般考官一人问文章上的题目,一人则是笼统问之,好比修身之道,报国之志如何?
但两问都质疑卷上,莫非这司马光与章越有什么过节不曾?
却见章越从容道:“考官之言,学生受教了,令学生想起圣人所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