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寒门宰相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汴京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汴京(6 / 7)

称,实际上并不是学校,考中馆生,入国子监,太学,更似一个职称名字。

但庆历兴学后,将进士诸科都合并为太学。

当朝七品官以上子弟为国子生,校址在天福普利禅院。

以锡庆院为太学,锡庆院位于国子监旁,最初除了接待辽国使节外,还常用于举办皇家宴席。

如今被用来课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诸州县举荐上来的寒俊。

从此国子监,太学改变了空有名头,没有学校的局面。

至于原先教进士的广文馆,改作给落榜的举子,以及四方州县举荐入京学生听读。学生每个月还能支取少量的粮米,以供京中生活。

章越,黄好义若是没考进太学,则可入广文馆。

广文馆生还能与国子监监生一并参加国子监解试。

国子监解试一共有四百五十个解额。

章越,黄好义来到国子监门前正要进门投牒,但见书吏也不抬头道:“审验之事不在本司。”

“那在哪里?”

书吏也不答话,右手一摊。

章越取了些钱放在此人手上,对方掂量了下,有些不满意,摇道:“门外书铺皆可。”

章越,黄好义又来到门外书铺,一名伙计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章越,黄好义将文牒,书状,乡贯,公验,包括,唐九,马五二人的公文都给对方看了。

伙计神色变得冷淡,问道:“两位不办其他的事么?”

黄好义问道:“还有何事?”

伙计冷淡地道:“二人既不知就算了,你们二人急否?”

黄好义道:“自是越快越好。”

伙计道:“若是你们不急,这些我们先收下,三日后一并投递国子监。若是匆忙,我这有一本家状集,你们拿了去国子监投牒即可。”

章越不待黄好义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