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绿湾奇迹 > 964 战术斗法

964 战术斗法(2 / 4)

最后,还是外接手教练麦克阿杜察觉到了些许特别之处:

在汤姆林麾下的匹兹堡钢人防守组依旧延续了强硬扎实的防守传统,但其中他做出一个小小的改动。传统的匹兹堡钢人非常擅长前场施压,这是他们的传承;而汤姆林则在后场做出了风格化的改变。

一方面是因为罗斯里斯伯格经常偷袭长传,这也使得汤姆林绝对不会忘记保护匹兹堡钢人自己的后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波拉马鲁是联盟最顶尖的安全卫,并且早早就彰显出了未来入选名人堂的领袖气质。

也正是因为如此,汤姆林展开经典钢幕防守的时候,角卫和安全卫的站位就经常带来难以揣摩的变化。

不是常规的后撤或者换位而已,而是角卫与安全卫交换战术位置。

角卫后撤,安全卫上步。

其中,角卫拉开足够距离,站位看来是区域联防、但本质依旧是对位盯防,因为早早拉开空间,确保角卫能够对自己对位外接手的跑动路线拥有清晰认知,进而提前卡位,完成长传防守。

而安全卫则提前上步,摆出前线施压的姿态——波拉马鲁确实具备擒杀四分卫、擒抱跑卫的彪悍能力,但实际上,安全卫是负责区域联防,完成中传区域和长传区域的覆盖补防工作。

不过,匹兹堡钢人的钢幕防守非常具有迷惑性,而且球员的移动没有脉络可循,很难准确发现其中规律。

麦克阿杜还是从陆一奇的战术体系之中得到启发:

陆一奇所构想的完美二线防守应该是“袋状”阵型,充分发挥安全卫之中担任游卫那名球员的个人能力,覆盖全场,瓮中捉鳖。

虽然匹兹堡钢人的战术并非如此,但波拉马鲁所扮演的角色确实非常重要,往往可以通过波拉马鲁与线卫、与角卫之间的站位和沟通,来捕捉匹兹堡钢人整个防守的全盘布局,脉络也就能够泄漏端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