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卡尔文牵制防守力量制造机会。
不过,底特律雄狮的四分卫和外接手能力都相对有限,即使是依靠卡尔文创造出机会,最终进攻组也只是联盟排名第二十七。
这也是绿湾包装工防守组的机会,所以,陆一奇才制定出了时间差的区域联防手段。
安全卫不是完完全全地倾向于盯防卡尔文,而是保持警戒,确定四分卫朝着卡尔文传球之后再启动。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防守覆盖面更广,迫使底特律雄狮的四分卫奥洛夫斯基必须做选择,而防守前线则会进一步压迫奥洛夫斯基的选择时间,最终传球还是会更多导向卡尔文,对于防守组来说就是能够提前预判提前准备的局面,抢占优势。
但这样的坏处就在于,角卫没有第一时间卡住位置,卡尔文总是能够完成接球。
这就是绿湾包装工整个防守战术的核心:
其他外接手的话,贴身盯防,尽可能地制造压力;卡尔文的话,延迟盯防,允许放出码数,但必须及时跟上,避免卡尔文进一步完成推进。
也就是压缩“后续推进空间”。
如此一来,奥洛夫斯基就会察觉到其他方向的传球难度增加,而卡尔文总是能够完成接球,进一步让传球线路朝着卡尔文倾斜,这也使得安全卫的提前预判能够更加轻松也更加准确。
表面看起来,卡尔文每次都能够完成接球,但实际上,卡尔文接球之后的推进效率却被压缩。
这,就是看不到陷阱。
当然,表述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上步的时机、补防的及时、联防的强硬等等都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一切还是需要通过比赛来检验。
从开场绿湾包装工的第一波防守来看,效果不错。
卡尔文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压力,尽管自己每次都能够接住传球,但完成传球之后的推进却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