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霍克脑海里唯一的想法,从陆一奇到罗伯斯特再到沃克,战术训练之中就不断强调的一件事情:
线卫必须保留观察的敏锐,因为他们就是整个防守组宣布“开球”的那个人,如同进攻组的四分卫一般。线卫的反应与动作将左右整个防守战术的后续演变布局,而线卫判断的准确性也将带来巨大影响。
错误,那么可能就将耽误战机;正确,则可以争取些许主动。
观察。
霍克的视线快速地在四分卫、跑卫、外接手等等球员身上快速滑过,总觉得有些怪异,却说不出所以然来;于是视线又快速横扫了一遍进攻锋线,怪异的感觉依旧挥之不去,却依旧没有能够找到线索。
然后,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近端锋克雷格-奥尔森的身影。
近端锋?
后来细细回想,其实还是芝加哥熊进攻组的站位阵型泄漏了马脚。
因为奥顿拥有四个接球点,两名外接手海斯特和拉什德,跑卫福尔特,近端锋奥尔森,在这之中,福尔特更多还是站在跑卫的位置,并没有主动提升站位;而两名外接手与近端锋的站位则更加讲究。
一般来说,还有第三名外接手布兰登-里罗伊(brandon-lloyd),但这名外接手的个人能力并不出众,更多时候还是负责接应短传。
所以,芝加哥熊的进攻阵型往往是海斯特搭档拉什德、里罗伊搭档奥尔森分别站立在左右两侧的站位,主要还是利用近端锋的体型优势来制造优势,增加里罗伊的接球成功率,在短传区域是非常有效的。
当然,芝加哥熊的进攻站位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平时也经常发生改变,以不同的搭档组合来改变节奏。
但洛维-史密斯并不是一位擅长进攻的教练,更不是一位擅长传球进攻的教练,整体战术组合还是相对单调。
此时,芝加哥熊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