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大势所趋吧。”杜恪感慨道,“不过也不用担心,体力劳动这种效率不高的岗位? 被淘汰属于历史必然。国家正在调整政策? 未来会更多培养其它岗位……毕竟机器也需要人来操控,机器淘汰一个岗位? 那么关于这个机器的新岗位? 就能及时代替。”
话是这么说,但新岗位的创造速度? 远小于旧岗位被淘汰的速度。
所以新技术一旦铺展开来,说不定就会造成很大的失业潮? 解决的办法就是大部分不重要的工作岗位? 继续采用人力,重要岗位全面普及机器。
“对了,冯少峰还在研究磁闪炮?”杜恪忽然问道。
“是的,冯工领导一个课题组? 正在抓紧研发磁闪炮? 不过对于磁闪炮,上面的投入力度并不大,我好像听冯工抱怨过,经费卡的比较严格。”
磁闪炮确实很先进,也大有可为? 但是用途毕竟单一,对于超视距的现代战争来说? 有些属于鸡肋了。这种技术更适合的是巷战,但有了电浆炮珠玉在前? 巷战完全可以用电浆炮来解决,所以开发出功能重复的磁闪炮? 需求就不再那么大? 部队当然舍不得给钱。
太空舰队才是部队接下来的主流? 是个无底洞,多少钱都投不够。
作为部队的老朋友,杜恪很理解军委领导们的想法,就是勒紧裤腰带,先把太空舰队组建起来,只要有了太空舰队,那么在接下来的新时代中,华夏的地位就将稳如泰山。
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
科技再发达,没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都是白搭。
“以冯少峰的头脑,钻进磁闪炮的死胡同可惜了啊,磁闪技术大有可为,不必独独研究磁闪炮。”杜恪摇摇头,不过人各有志,对方就是喜欢研究磁闪炮,他也没法劝说。
好在华夏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没有冯少峰,一样把光磁流水线设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