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勋的办公室才知道,陶勋找他是想要请他帮忙修改论文,并推荐给nature杂志:“我最近不是在负责电子流理论下的手性材料分析吗,感觉可以总结一篇nature,但是又有点忐忑,唉,你说我都这一把年纪了,投个论文还紧张兮兮的,也是怪难为情的。”
当初,他可是提杜恪修改论文的。
现在成了杜恪帮他修改论文。
不过两人关系很好,所以不需要讲究太多,杜恪直接在办公室里看起来,看完之后,直接给出了他的评论意见:“单纯从内容上来说,已经足够发表nature了,不过论文的阐述方式还是有点偏,这方面应该修改一下,直接从手性材料出发,删掉其它支系,凑个两千字应该能过。”
“是吗,这些都不要了?”
“嗯,精炼一点更好,影响因子应该也能多提高一些,不然你投过去,还是要打回来修改的。”
“那行,我这就回去修改。”对于杜恪的评价,陶勋十分信服。
杜恪担任实验室主任这几年,也证明了他在发表论文方面的天赋,如果不是他嫌麻烦,他现在就是nature、science的审稿人。实验室只要是发即便高一点的sci期刊,都会让杜恪过目一遍,然后遇到确实不错的论文,杜恪便会让助理以自己的名义帮忙推荐。
所以电子流实验室的论文发表率,一直都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茅。
或许唯论文现象不好,但科研人员毕竟是要评职称、端饭碗的,相对而言发表论文是最直接的衡量方式,所以杜恪并不反对自己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刷论文。
但与此同时他也要审核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对那些刷论文的项目就少批经费,对有实际价值的项目就多批经费。
真要有科研人员拿着一点点经费就能狂刷论文,他也认了。
“你最近很少来电子流实验室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