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放杜萨克们回家,[第一预备役骑兵军团]顺理成章被纳入第三共和国的作战序列。
入冬之后,战事暂歇。为了减轻后勤压力,帕拉图军政府将己方部队拆分到领地各城镇就食、过冬。
这样做还有另一项好处:可以震慑潜在的反叛者,提高军政府对于内部的掌控力。
既然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譬如:分散过冬就是分散兵力,假如红蔷薇突然打过来……
再譬如:江北行省多了一大群满腹牢骚的杜萨克老兵。
老兵都爱发牢骚,发牢骚也是老兵的特权。老兵们抱怨伙食、抱怨天气、抱怨傻逼百夫长、抱怨靴子不合脚,仿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满意的。
而杜萨克老兵尤其爱发牢骚。
因为终身服役的特殊制度,临时征召的杜萨克们大部分都是服过七年现役的老兵,很多人已经胡子一大把,有些人甚至连孙子都有了。
征召他们的时候,说是要去他们打赫德蛮子,打跑赫德蛮子就可以回家。
于是杜萨克们不分老幼,或情愿、或不情愿,骑上战马、背上干粮前往野战营地集合。
结果呢?
赫德蛮子打跑了,又要杜萨克们对付自己人?怎么说好的不一样?
效忠于帕拉图共和国的杜萨克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干过脏活了。
帕拉图出生的年轻一代甚至已经不知道[皇帝的鞭子]的真正含义,只有老一辈杜萨克还存有当年挥舞马刀砍向“庄稼佬”的记忆。
眼看着时间到了冬天,军政府方面连解除征召令的苗头都没有。杜萨克们满腔怨言,既生气,又感觉被背叛了,而且还很想家。
胆子大的杜萨克当了逃兵,不敢当逃兵的杜萨克们只得每日酗酒浇愁。
军队不供应酒,杜萨克们用臂环、腰带、银马镫找商人换,甚至动手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