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夫子庙山腹下的那首《再别康桥》。
崔月明很仔细的看着这张纸,而傅小官的视线却一直停留在崔月明的脸上。
然而他没有从这张脸上看到任何的异样!
果然,崔月明开口说道:“这诗……倒是有点意思,但属下确实未曾见过。”
傅小官微微有些失望,崔月明接着又说了一句:“看这字迹极为洒脱,落笔收笔之间行云流水,笔意凌冽……依属下所见,怕是武林中人,而且,武功极高。”
崔月明的这番话印证了傅小官初见这字时候的猜想,以至于他曾经一度以为这字是道院观主苏长生留下来的。
但在见了苏长生给他的那封信之后,他打消了这个看法,因为苏长生说他不是,而那字迹确实也差异甚大。
他现在极度怀疑一个人,所以他拿出了这张纸,以为可以从崔月明的神态上看出一点端倪,但现在他却毫无所获,难不成那个怀疑也是错的?
“殿下这字从何而来?”
傅小官收起了这幅字,笑道:“从夫子庙的山腹中得来。”
“哦……属下听说过那事,这人也是厉害,居然搬空了一座金山。”
傅小官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走,回去吧。”
“好!”
……
……
月已中天,傅小官却毫无睡意。
他干脆起了床,站在了窗前。
崔月明是在泰和四十一年春到的金陵。
这是一个敏感的年逢,因为在母亲的墓碑上,傅大官所写的墓志铭中,他也是在泰和四十一年春到的金陵。
他所写的与母亲那些相识相知是假,但这年份却是真的。
也就是说,在泰和四十一年的那个春天,傅大官是和崔月明一同到的金陵。
而傅大官给崔月明的命令仅仅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