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难搞的系统工程,三次机会肯定不够。
所以啊,要用在关键时刻。
当然,核聚变未必就搞不成。
万一在未来的某一天,整个实验只剩最后一个关键关卡,哥拍拍手,上去就搞定,那也是很威的嘛……
然而要想威,得搞定一个大麻烦——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破本子的限制很烦人。
要想搞定哥德巴赫猜想,首先要能看懂问题,然后要掌握海量的关于猜想的信息,更要知道哪些角度已经被证明不可行。
简单讲,你得是个大数学家。
理论数学博士,最起码的吧?
向陶哲轩大神看齐,有必要吧?
汪大少一想到陶神,很轻松的做出决定——去特么的哥德巴赫,去特么的带数学家!
放着好好的神豪不做,学你妹的数学!
有句名言,叫做无知者无畏。
外行人经常会有一种蜜汁自信:那玩意有什么难的?我就是没学这个,不然我上肯定行!
实际上呢,在某些领域,给你开挂,你都不行。
比如理论数学,神人辈出的一个挂b圈。
陶哲轩就是一个天生大挂b,已知的人类最高智商代表者之一,离差智商(sd15)至少190+,基本等于系统智力95点。
那些比率智商300、400的“民间天才”都是扯淡,非常狭隘,目前国际上只承认高量程智商测试,测的是离差智商,sd15标准200满值。
爱因斯坦等人没有经过科学测试,木有确切数据。
汪言现在的数学水平,最多相当于陶神8岁时的程度,努努力,苦学一年半,应该可以在国际数学奥赛上拿个铜牌。
光宗耀祖吧?
呵呵,到人家陶神10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