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巡逻的十二名家将,他说他是任家村人,进城来找顺子爷。和顺子爷熟识,没别的,就是想送些新鲜菜。
“顺子?”十二名一纵列家将,有的在审视的看宋福生几人,有的是俩人对视一眼:顺子,少爷跟前的得意人,寻他的?那得给个面子。
这里不能逗留,绕后街去后面,角门才是丫鬟和伙计走的。
宋福生说,是是是,然后就带着郭老大和大郎急忙离开。
他也知道走角门才是对的,可这不是没找到角门嘛。
没有那几个家将盯着了,郭老大长长的舒口气,大郎频频回头确认那些个家将跟没跟着。
确认没跟着,他才小小声问宋福生:“三叔,那刚才咱站的那门是啥门啊?是正门吧?那也太气派了,难怪撵咱。”
气派个屁,真正气派的还没摸着呢。
宋福生很遗憾,来回国公府,大门还没摸着,都没看到真正的古代高门,哪怕远远看一眼也好啊,就被撵走了。
只能给侄子和郭老大,用记忆中在书上看到的知识,或者是听人说来的,普及道,“那不是正门,好像是车门。”
“啥?车门就那么大,快赶上咱几间大房子那么宽了,那大门得么样呀。”
“大门啊,听说大门漆红色,梁枋施彩花,绿色琉璃瓦。
以国公府级别,门上足金钉,六十有三。
而且像侯府啊之类的,对面是影壁,但到了国公府这里,对面应该就不是了,具体是啥,咱刚才也没看到。不过对面应该是设立了回事处。”
我天,郭老大和大郎像听天书似的,记住了宋福生这话,却想象不出来具体景象。
要说这里唯一能想象的出来的就是,金子钉在门上?钉六十三颗金钉子?
宋福生继续告诉道,而且大门不常用,估计只有大事大人物来了,或者婚嫁。还得是谁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