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年伯恭敬应道。
“还有,你派人去查查,姚家在各地的客栈或食肆的后门处,即是摆“自取余食”的地方,看有没有档雨檐的,若没的话,都让加个檐吧,这样,既能让所放的余食有个遮风挡雨处,也可以让过往的路人或小动物有个歇脚处。”
“好的。”年伯说。
所谓“自取余食”是姚家在各地各客栈和食肆所行的一善举。
客栈里的食物每天都必须保证是当天新鲜做的,因而,每天晚上所剩的食物,就被放在客栈或食肆的后门处,让过往需要的人自取。
这一做法,不仅让姚家相应的客栈和食肆来客如云,更让它们获得的美评如潮。
可惜,这些生意点,都不统一商号。
因而,无人知道这些生意竟全是姚家的。
“还有!”阿奴吩咐道:“通知青州各粮行,虽然青州今年大旱,粮食欠收,但是青州粮行绝不允许跟着青州的某些奸商们趁机胡乱哄抬粮价!青州粮行按照原价售粮,直至将原储粮售罄为止!”
“好的。”年伯道。
“原储粮售罄之后,从其他地方所调补的粮,价格可以根据相应成本作相应的提升。”
“这样做的话,若被夫人知道会不会......”
“按我说的做。”阿奴说:“这是为商之道,从其他地方收粮调粮,人力物力财力路费等花费是必然的,成本提升了,相应的物品作适当的提升这亦是必然的,如今这个世道,为商本就艰难,我们不乱抬粮价,助抑奸商发不义之财,但我们亦都不要乱降物价,使那些正当商家难做。
这个世道,看不起商人,为商本就艰难,我姚家不想因自己财大气粗,更兼自认为的善而乱降物价,这样会断了其他正规小粮行的路的。
若这样做,恐怕跟那些趁天灾而乱抬物价的奸商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