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几乎同时,他们接到君慈的帅令,向君慈向援军下达进攻丽州的命令。
这道指令君慈在占领淮县之前就已发出,所以这号令才会在他刚一拿下淮县,就迅速到传达到河西。
由于昊帝先命君慈为东北军之帅,接着又给了他节制东北及河东军马之权,所以,按理,这两方驻军都应听君慈帅令而行。
但是昊帝又派了韦丞过来,也让他执掌帅印,也给了他节制河东之权。
这样一来,河东就有两帅。
听谁的呢?
一来,君慈执掌东北和河东帅时,援军还没过河东,军慈所节制的军队编号中,没有包括援军。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援军应该是听韦臣号令的。
但是,皇帝又曾下旨让他节制东方与东北之兵权,援军之前虽不属东方军马,但他现在已过东方,所以,从另一方需讲,他们又似乎应该听君慈的。
而且,君慈又是武王,君慈是主,他们是臣,所以,他的号令,韦臣即使心里再别扭,也不敢轻视。
他再召众文武官员商议。
众人商议结果不变:城是要攻,但要先将攻城器械备好备齐再出击。
于是就这样白白错失了战机,待他们认为一切准备就绪时已是三天之后,三天,能干的事太多了。
方知智一得知君慈占了淮县,就立即看出河西军会动,马上调兵遣将,亲自领军驰援丽州。
到丽州时,惊喜地发现对方竟没有趁机而动!
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太元援军没有抓住这天赐良机,很快就受了教训。
方知智探知了韦相之所以没有趁机攻城竟是因为觉得攻城器械不足,正派人连夜赶制攻城器械呢。
方知智一听到这个消息后,仰天哈哈大笑了许久。
马上化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