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安静的竹制房子:慈悲喜舍,正座落于花开满池的莲花池上。
两人沐浴净手后,在廊院外,摆上香案,文房四宝,在荷花的世界,焚香袅袅荷香悠悠夏风微微中,静心抄经。
一时忘了俗世的纷扰。
一抄就抄了一天,下午时,嬷嬷跟他到菜园去摘了菜,两人回到喜舍的小厨房里做菜吃。
对着满园荷花做素菜,这也是人生一大惬意悠闲的事。
嬷嬷边做菜,边问她这一次出行所经历的事。
她这时,已能坦然的把这次出门的所遇所感全都向嬷嬷诉说了。
嬷嬷微笑,说:“你啊,就是自寻烦恼外加太狂妄!”
“我怎么自寻烦恼了?我怎么狂妄了?”阿奴很是不满。
“错不在你,你却抑郁了,这不是自寻烦恼是什么?”嬷嬷说:“而你之所以抑郁皆因你觉得别人太愚昧,太悲惨了,你想改变他们,但自觉力量渺小,而别人又实在难以改变,所以你就绝望就抑郁。”
她看了阿奴一眼,见阿奴愣神。
她意味深长:“对自己要求太高,或者自视甚高,意图改变世人,将自己当个救世主,这就是狂妄。如此狂妄又如此没有自知之明,你不抑郁谁抑郁呢。”
阿奴嘴硬:“谁抑郁了?人家就只是有点不开心而已,我也没有狂妄,我只是觉得那些人太愚昧、太悲催了,想帮帮她们而已。”
“那这是好事啊,应该宽慰才是,那你抑郁什么呢?”嬷嬷问。
阿奴就不说话了。
她不承认因自己的无知和狂妄造成的心理失落。
嬷嬷就意味心长,说:
人生百态,千人千般样,各人有各人缘法,别指望去改变世人,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就够了。
你若觉得你想为别人、为这社会做点什么的话,那你认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