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发现,那丑女破涕为笑,竟还敢没轻没重地捶了皇子的胸口一下,后,竟脸红了,还露出了少女的娇羞之类。
两妃直到此时,才警铃大作,但,为时已晚,她们发觉,这两个人的感情,已坚固得无法撼动。
那母夜叉,枢桓教她读书识字,她跟着枢桓东征西讨,两人生死以共。
以致后来,桓帝荣登帝位之后,要立这丑女为后,众人非但不觉得不配,甚至觉得,她是实至名归。
她已脱胎换骨,成熟稳重,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心怀天下,足配站在皇帝的身边,母仪天下。
她终其一生,都得到桓帝最绝对的信任和尊重。
以致桓帝的后宫,出现了一种诡异的现象:
谁与敬德皇后起争执,谁就倒霉。
在桓帝的心里,皇后纯朴直白,没有一根花花肠子,如何斗得过那些机关算尽的女人?
所以不管是谁与敬德皇后起了争执,桓帝都无条件的站在皇后一方,他认为皇后绝对没错,全是对方的错!
以致桓帝的后宫,皇后绝对为尊,嫔妾们,从没有出现过恃宠生骄,危及主母之尊的情况出现。
所以说,在这一局苏杨两家两代女人的后宫混战中,没有胜出者,她们两败俱伤,不分胜负。
不过严格点来说,苏家女小胜。
因为,风水轮流转,这次母凭子贵的是苏家女,她生了个好儿子:李愿景。
敬德皇后死后,建议桓帝立苏女为后。
皇后此为,是因为皇后无子,而据她观察,苏妃的儿子李愿景可堪大用。
这与桓帝所见略同。
于是桓帝毫不犹豫地立了苏女为后,但,暂不立太子。
因为,李愿景非嫡非长。
不仅非嫡长,他甚至很靠后,排在第九。一提立他为太子,众臣吱吱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