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鱼说的不错,粮食迟早都能吃完,可是家禽是可以下蛋的,可以不断繁衍的。赵括看向了明,明是赵括麾下唯一从事过商贾行业的门客,在赵括说要换种子农具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思考这件事了。
注意到赵括的目光,他站起身来,认真的说道:“无论是种子,农具,都非常的珍贵,是不容易能买到的。不过,国内多贵人,贵人不缺这些,可以同他们进行交换。他们知道我是您的门客,也就不会为难我。”,明顿了顿,又说道:“至于家禽,这很困难,贵人也不喜欢养家禽,只有百姓家里方才会养,拿粮食从百姓家里取家禽,再分给其他百姓,这....”
赵括长叹了一声,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若是我找一个地方,买上一些幼小的家禽,自己派人去圈养,有没有可能在短期内就养出一大批的家禽?”,明挠了挠头,他从前是个商贾,可是也不曾养过家禽啊,他怎么知道能不能养大,幸忽然站起身来,看着赵括说道:“从前我在山...我养过家禽,只是数百只家禽,养了两年,便已过千,若不是大肆食用,只怕会更多。”
“可是,您为什么会对家禽如此上心呢?”
赵括认真的说道:“家禽不需要像牛羊那样喂食,吃的少,寻常百姓也能养活,它生殖又快,鸡子也能食用,遇到灾年,也可以让百姓们不至于与啃食树皮...况且,我听闻,家禽可以抵蝗灾。”
众人大惊,此刻的蝗灾,绝对是属于重大的人祸,无论是个哪个国家,遇到蝗灾都是极为的头疼,就是强大的秦国,在遇到蝗灾的时候,都是束手无策,只能下令要各地的百姓捐献粮食,用这些粮食来救济受灾地区,而那些捐献粮食的人,则是可以升爵,或者得到其他方面的赏赐,如免除几次的役。
故而,在听到赵括的言语后,众人都是大惊失色,李鱼直接跳起身来,盯着赵括,有些无礼的询问道:“家主说的是真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