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就击垮了他的势力。他不知道依靠书院击败兰山后,冬县又该何去何从?他不想成为任何一家大势力的附庸,否则他早投靠兰山了。
陈达勇当夜就带着两千多号人,上万头牲口,沿着甘青交界的山区公路,向甘西北方向迁移。他们的目的地是离酒市四十公里的一片戈壁绿洲,既能和酒市的肃州定居点遥相呼应,又不至于让对方忌惮提防。
整个迁移过程井然有序,侦查、警戒、护卫、断后工作都做得有板有眼。胡永胜很惋惜,这样一批人,稍加训练,必定能成为一支铁军,可惜书院不可得。他只能慨叹一声,带人飞往甘北,做合纵的说客去了。
大迁移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北地不比甘南,条件艰苦。好在现在是春季,绿洲养活上万头牲口不成问题。临时定居点设在金山镇。
末世最大的好处是到处都是被废弃的建筑,稍加整理,再打印一道围墙,就是一个像样的据点。冬县的人刚刚在这里落脚,酒市肃州定居点就派人来了,邀请陈达勇去嘉峪关进行五方会谈。
所谓五方,包括甘西北的玉关定居点、胡杨定居点和肃州定居点,甘南的冬县定居点以及在中间撮合的书院。由于各个定居点还没有建立彼此间的互信,会谈地点选择在嘉峪关废城里。
说是五方会谈,其实更像帮派势力在废墟会面。所谓的会场是曾经的建筑工地,地块当初平整了,却没有建楼,如今荒草都有半人高。据说这里曾经准备修一座嘉峪关的地标建筑,但资金迟迟没有到位,拖了两年,也不就用建了,人都死绝了。
肃州定居点算是半个东道主,事先将这里清理出一块足球场大小的空地。空地上停着六辆飞翼,与会代表被靠着自家的飞翼,或坐或立。而他们的警卫人员则端着枪,彼此警惕地打量对方。
书院在各方游说时,各家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虽然同处北地,也曾为利益有过冲突,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