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释,只是不做这个罗汉。
不久,佛祖自殿中传来旨意,着奎宿星君留学须弥天,法驾暂居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长住梵王宫,由大梵天负责引教。
法旨宣毕,佛祖离开了四天王殿,众菩萨、罗汉、诸天、伽蓝尽皆拜倒恭送。
唐僧师徒向顾佐告别,他们离开须弥天后,又将各归本位,唐僧回南土大唐继续译经,猴子回花果山发呆,猪八戒回高老庄当他的快婿,沙僧回流沙河接着摸鱼,白龙马则回鹰愁涧坐困。
总之都要接着熬,继续苦等下一次劫难的到来,也许是三、五年,也许是七、八年甚至十多年。
虽然顾佐自己不愿意也不承认,但佛祖已经降了法旨,为他预定了菩萨果位,须弥天对待他的礼节还是极尽周详的。有大梵天亲自引路,虚空藏菩萨相送,又有阿难和迦叶护持,顾佐骑上了白象,在天女飘洒的花瓣雨下,向着须弥山更高处大雷音寺而去。
前方是僧侣团吹响的法螺,后队有钟磬齐呜,顾佐骑在白象上哭笑不得,就这么踏进了大雷音寺。
大雷音寺是须弥天通往内部诸天的方便之门,由此进入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便是大梵天的地盘。
进去之后,顾佐看见一座黄金之城,金碧辉煌的宫殿、金光闪闪的寺庙,铺满金砖的街道,在蔚蓝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大梵天骑上孔雀,守持莲花、数珠,与顾佐并肩而行,街道两旁是载歌载舞的信众、俯首叩拜的官员。
顾佐有理由怀疑,这是佛门“点化”的手段,心下不喜,指着远处一片贫民窟道:“未曾想,在须弥天也有穷苦的贫民,和这边的昌盛对照鲜明。”
大梵天答:“此为娑婆世界,五浊忍土,自当有众生苦难,各种悲欢离合,不愿出离。我等应才施教,点化迷萌,才能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改恶修善,得大解脱,乃至了悟无上菩提,由此去往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