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比较优质的现金流,也就是都能兑现的借条。
但是优质现金流就那么多,卖着卖着就不够卖的了,于是金融机构就开始往cdo里面,掺杂一些不那么优质的现金流。比如次级贷款所产生的mbs和cds这种高风险产品。
这相当于好产品和坏产品搭着***如你买一箱好苹果,得顺便买一个烂梨。
再到后来,金融机构发现,我手里的烂梨有些多,好苹果有些少,于是干脆就提高烂梨的比例,你买一箱好苹果,就得买一箱的烂梨。
但是顾客也不是傻子,我买一箱苹果,有一个烂梨,尚且可以接受。可是一箱苹果里,一半都是烂梨,这我肯定不干了,傻子才会买呢!
于是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又进行了一波骚操作,那就是在分拆重组产品的时候,尽可能的做的复杂一些,让顾客搞不懂我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好苹果,有多少烂梨。
之前说过,cds这种东西就是给保险卖保险,然后不断的套娃,而这种套娃的模式,就非常适合在分拆重组的时候进行骚操作。
比如银行贷出了100万的次级贷款,然后去找保险公司买cds,搞了个合同1号,保险公司再找其他保险公司,给合同1号买保险,搞了个合同2号。
以此类推,最终这100万次级贷款,套娃套出了10份合同,分别是合同1号到合同10号。
金融机构就把合同1号到合同10号,分拆成100份,然后挑10份打包在一起组成cdo,拿到市场上出售。
而当投资者看到这份cdo,总得了解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吧,于是从里面挑出一份合同,发现是合同10号。
合同10号是针对合同9号的保险,买家想要知道合同10号里面是什么,就得去看合同9号,而想要知道合同9号是啥,又得去找合同8号。以此类推,最终找到合同1号,才会发现,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