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地铁交通要根据需求分为市区通勤线路、近郊通勤、中距离通勤,这三者的运行速度和站点设置是完全不同的。”
“简单地来说,市区通勤站点可以密集一些,车速慢一些,但近郊通勤则要采取长站点、快车速的设计,如果全部采用市区通勤设计? 则必然会出现资源浪费? 车速缓慢等缺点;根据现有的规划图,就可以看出? 除了二号线之外的其它线路? 在市区之外的路段,明显都属于近郊线路? 但是车速和站点分布却和二号线一样。”
“您说现在的郊区都会成为市区,但是这和北京的整体城市规划却是不一致的? 根据最新规划? 北京将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建,在近郊,发展起十几个相对独立的新建地区? 与旧城区共同组成北京市区;旧城区和各新建区之间? 以及各新建区之间,保留了绿化带或成片的好菜地和高产农田,使市区形成了‘分散集团式’的布局。”
“所以在旧城区和各新建区之间,必然会呈现出近郊化的通勤现状,在那些人口较少的区域设置站点有什么意义?地铁系统链接各新建区的交通枢纽地带? 再辅助以区内公共交通系统,就可以满足通勤需求。”
另外那些绿化带也曾经被人吐槽过? 被批评为大而无当,面子工程? 还不如给身边布置一些景观绿地,然而他们却没有想过? 在纽约还有那么大的中央公园呢!一座超级大都市? 如果没有大面积的绿地? 空气质量绝对会让人崩溃。
不断有人起来提问,林楼也不断进行着回答,他渐渐感到筋疲力尽,没办法,让八十年代的专家理解日后的北京竟然能发展得如此迅猛,除非是把他们从时空门里拉到2020年亲眼看,要不然那怕是最乐观的人也不相信。
不过还好,林楼所做的也不全是无用功,在最后的总结部分,吴委员点评道,“小林的报告虽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