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案”,主要内容为展拓旧城外西郊公主坟以东、月坛以西的适中地点? 有计划地建设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在行政中心区建设新中轴线? 行政中心区南部建设商务区;各分区配套住宅,以减少交通的发生;整体保护北京古城? 对古城区的建筑以整治、修缮、利用为主,突出其文化、历史价值。
在与苏联专家的竞争中? 梁陈方案失败了? 最终北京的城市规划还是按照巴兰尼克夫的大体方案进行,多年以后,北京出现的种种城市病,以及某些思潮的影响? 为“梁陈方案”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许多对城市规划和历史一无所知的人对这一方案推崇备至。
然而认真考虑一番,巴兰尼克夫方案和梁陈方案其实都是不完善的,首都承担工业化在后世看来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至日后北京已经淡化了经济中心的功能,重新树立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
而梁陈方案将政府中心西迁并不能解决现在的拥堵问题? 实际上一座超过千万人的大都市,无论如何规划都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梁思成当时所信仰的是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雅典宪章》的功能主义城市规划? 把商业和居住分开,行政全部分开? 功能分区,以封闭小区代替街区? 助长交通等等。
先不论这种规划对于建国初期的中国城市是否合理? 在上世纪60年代? 国际规划界已经普遍放弃了这种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认为这种规划会扼杀城市活力,不利于发展有生气的城市生活,现在就连在美国都在反思这种城市模式,所以梁思成的规划思想并不真正领先。
另外,建国初期的北京240万人中,有大约1/8的人失业,不发展工业,怎么解决就业?实际上这个原因才是苏联专家反对梁陈方案的根本理由:在梁陈方案中,只考虑到保护文物,却没考虑到满足市民就业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