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选择。
三点透视则主要用来画仰视图或者俯视图,用于太过高大的建筑,或者坡地、斜屋顶等不与水平面垂直的建筑。
一般来说,林楼现在应该用两点透视的方法表现才是,不过他选择了站在正面观察,采用一点透视的方法,选好位置后拿出纸笔开始观察这座大礼堂,然后开始在纸上勾勒线条。
线条并不是一拉而就的,林楼先在纸上点了几个点,将大礼堂主轮廓的核心点定了下来,然后将这些点连在一起,这叫定点连线,这样画图不容易出现错线,不至于你线条都拉出来了,结果发现两个线条的交汇点出现偏差。
右手微微抖动,线条便把点连接起来,细看的话,这些线条并不是直线,而是有点像震颤的波纹,这种手法被称为“抖线”,也叫慢线,建筑设计师在表现设计草图时,通常采用这种画法。
这是一种带有思考性的线条画法,容易掌握,能控制线的方向,运笔时有时间思考线的走向和停留的位置;与之相应的就是快线了,顾名思义,快线就是一笔而就,刷拉一声直线就拉出来了,但这种方法来不及思考,容易出错,而且表现力也不如慢线。
勾勒出建筑的大致轮廓之后,林楼继续开始勾勒细节,这次他用的依旧是慢线,先从大礼堂最醒目的屋顶开始。
慢线在绘制曲线的时候优势就更明显了,这些线条不是一笔到尾的连接,而是一段段小线段的组合,在中间要是出现偏差,下一条小线段再救回来就行了,所以不一会儿功夫,大礼堂屋顶带有弧形的轮廓便跃然纸上。
数重屋顶绘制结束,右手继续抖动,唰啦唰啦画出垂直向下的线条,这是大礼堂的主体部分,用直线和横线的组合来勾勒墙体、窗户、门廊、立柱等等。
林楼身材高挑,气质儒雅,在大礼堂门口一站,顿时给人一种卓而不群的味道,再加上他手里的画板、画笔,许多人都以